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发改数据〔2024〕660号),就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12项具体措施🧎🏻♀️,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文件的出台,对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将产生何种影响,城投公司该如何把握机遇,具体分析如下。
一👩🏼🔬、土地财政模式转型
以土地财政为根基的政府投融资模式,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达到顶峰,之后由于房地产市场走低,我国的土地财政受到较大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探索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来源🦔,迫在眉睫。在新型城镇化为主向新型工业化为主的经济模式转换大变局之下👳♂️,地方财政将从土地财政为主转变为“土地财政+存量资产+股权财政+数据资产”的新格局。其中🚴🏻♀️,土地财政仍然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规模巨大的存量资产盘活至关重要,二者代表地方政府的现有资源;未来👩🏻🦼➡️,国有资本的产业投资将形成股权财政🦹🏽♂️,数据资产的管理经营和资本运作,将成为地方财政收入来源新的增长点。
二、数字化转型之城投角色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城投公司理应一马当先🤩,明确职能定位并承担主要工作。目前来看,实现公共数据资产入表,是打造城投公司城市数据投资运营服务商的首要任务。
在市场层面💪🏼,我国城市数字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赛迪顾问统计👩🍳,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50.2万亿元,占GDP 41.5%,其中数字核心产业(即ICT产业)规模9.2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41万亿元🙋🏻♀️,包含信息基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零售等领域。
在政策层面🚛,数据产业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明确部署✪。2023年12月31日,财政部《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23〕141号)强调,要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共建”的数据资产治理模式,逐步建立完善数据资产管理制度👷🏼♂️,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和丰富数据资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推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以及合规化、标准化、增值化✣。
在实践层面,多地政府和平台公司纷纷尝试并完成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资产入表是指将数据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一项,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其真实价值与业务贡献。具体操作上,企业根据数据资产确认相关标准、程序和资产登记要求🫒,按照业务和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资源确认和登记为资产并入账入表。
今年来四川🫥、江苏、广东🏌️♂️、天津🚴🏽♂️、山东、河南等地均有数据资产入表案例落地🫅。以南京城建集团为例🥖🛳,其全资二级集团南京公交集团完成约700亿条公交数据资源资产化并表工作🚶➡️,成为江苏省首单城投类公司数据资产评估入表案例。
三、城投经营数据资产路径
首先🥷🏻,数据资源化——数据持有方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治理等处理,最终实现原始数据的合规化、安全化、可用化。其中,拟产品化开发利用的公共数据需预先向市场化机构给予授权。完成数据资源化后🚾,数据要素持有方分为自用型🥝、对外交易型两种使用路径,分别对数据进行不同程度的产品开发工作。
其次🥮,数据产品化——数据持有方根据特定的业务需求和场景,进行分析、产品开发🌹🆎,最终形成数据产品或服务😠,以流程自动化、决策数智化🫃🏻、客户体验优化等路径实现生产率提高。
最后🙍,数据资产化——数据持有方通过数据资产的对外流通交易、资本融资等方式,实现数据资产价值的放大与循环❔。涉及数据的合规评估🔷、知识产权登记、价值评估等相关工作,将数据资产进行会计入表,优化企业资产负债表、增厚当期利润🪰。在数据交易完成后,数据需求方作为新的数据持有者,将再度进行数据产品化开发工作🧑🏻🎤,用于自身业务赋能,形成数据要素的有效循环与价值释放。
总的来说,数据资产是地方政府的重要公共资源,城投公司如何合规获得、规范经营并提升其价值,是摆在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的热门课题🤸🏻♂️。彩神ll公司目前正在协助多地政府搭建数投集团🤵🏻,并联合大型数字投资集团协助地方国企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2️⃣🫠。
时不我待👨🏿⚖️4️⃣,只争朝夕,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政府和城投公司应加快推进数据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