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0️⃣。
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第一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
对此🪇,课题组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去年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制造2025”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
它是怎样出炉的🖊?用了近三年时间制定计划纲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4日👆🤿,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政协分组讨论时透露🦂🥷🏻,目前,工信部与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
工信部部长苗圩接受采访时透露:“该规划是在中国工程院150多名专家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制定出规划纲要。”
此前🦋,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工信部弱化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规划年限扩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长期规划,保证政策的连续性☀️。
苗圩介绍,这个规划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也就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是一个路线图,也有它的时间表。热
词解读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工程院负责“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定课题组成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说,“中国制造2025”意思是:在制造业领域,到2025年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国,还要进入世界强国行列。2025年步入制造业强国队列对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曾有专家解读成,中国要在2025年步入制造强国队列,到2035年赶超德国🧂🧾、日本。
对此🧑🏽🎨,屈贤明并不否认🏊🏼♀️👩🏿⚖️。“中国到2025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强国🚴。中国准备利用20年的时间💖,赶超德日等国的工业制造业。”屈贤明说🙄,这个结果是经过科学分析🧑🏻⚖️、预测的。
屈贤明称,课题组曾对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印度和中国 8 个国家,从1946 年到2012年制造业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还处在世界第8位。经过这些年,中国已经处在第4位,和德国、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发展趋势👩🏿💻🦨,中国发展在快速上升👩🏿🎨🚴🏼♀️。日本、德国这二三十年综合竞争力处在基本持平的发展阶段,增长不大。如果国际政局🧰、经济格局不发生重大变化,综合考虑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趋势🚨🤹,到2025年中国可以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对飙“德国工业4.0”🧇?中国要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中国制造2025”让很多人联想到与德国“工业4.0”的差别➾。
对此🪤,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者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和德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不在一个起点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德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工业4.0🧑🦽➡️,德国实现工业4.0也需要8至10年👶,它在时间上和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从内容上看🌺,德国工业4.0和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异
曲同工之处。
“工业4.0”最初由德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苗圩称👳🏼,德国总体处在从3.0到4.0发展的阶段,我们可能还要补上从2.0到3.0发展的课🫸,然后才能向4.0发展。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把发展的路径选择好,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一个客观规律
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
都是工业强国
服务业替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工业化的客观规律,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除了极个别人口少🛖、面积小的高收入国家依靠的是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强国🔰。
工业强国,现在在干什么?
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和计划🧑🏻🚀,美国制定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抛出了“工业4.0”🫖;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搞了“新增动力战略”;法国也提出“新工业法国”等。
这些战略措施中包含的政策具有的共性包括👨🦲:对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的研发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对竞争环境的优化等🏋🏿♂️。
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可见🤸🏿♂️🚪,即便是最先进的国家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制造业,而是不断实现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与升级。
所以🦸🏻,中国作为后起国家🧜🏼♀️,更不能放弃制造业的发展👉🏽。从李克强的政府报告中🦹🏽♀️,可以感受到,中央政府发展和升级制造业的决心是坚定的,任务也是艰巨的📲💺。未来5-10年🫷,中国制造业和中国制造产品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制造业自身🦅,只有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才能够实现。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