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年度规格最高的经济决策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就是👨🏼🎤🍄:中国经济运行究竟如何🎻?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对于把脉中国经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𓀘,因此备受瞩目。
一、11月PMI,稳中趋缓
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这是继10月PMI指数回落之后的进一步下行♋️,且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但仍然在荣枯线水平之上⛹🏼♀️🧛🏻。
一般认为🎫,50%为PMI指数的荣枯分界线,大于50%意味着经济在发展,反之说明经济衰退。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近期PMI变动🦹🏿,既显示出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使制造业总体上保持扩张态势🙏🏼,也反映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处在不断深化过程中👨🎤,一些产能过剩、高耗能等行业在转型升级进程中明显放缓了生产🦷。与此同时,近两个月中央出台多项深化改革、稳定增长政策措施🤰🏼,超过半数的企业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仍持乐观态度。
二🐢、2014粮食产量👨🏿🚀,“十一连增”
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710万吨(12142亿斤)👱🏼♂️,比上年增长0.9%💂🏿♂️🦶🏼,实现“十一连增”。这是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取得的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历来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要点之一👋🏿。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了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首位🛀🏿。但如何在保证“量”增的基础上实现“质”优,将是发展中的中国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11.65, -0.08, -0.68%)产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
三、11月外贸总额💆🏼♀️,同比下降
8日,海关总署发布11月外贸运行数据🤛,当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688.5亿美元📟,同比下降0.5%🔂。其中,出口2116.6亿美元💆🏻🙍🏿,增长4.7%;进口1571.9亿美元🤜🏻,下降6.7%。
业界普遍认为,11月出口增速的放缓,主要受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影响🖕🏼。2013年11月,中国月度出口值首次突破两千亿美元关口,达到2022.1亿美元♐️,当月12.7%的同比增速为去年下半年最高增速⚆。
虽然进入下半年以来👨🏻🚒,中国外贸数据起伏较大🧡🦨,但整体来看🤿,前11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2%,出口增长4.4%,进口下降0.4%。
专家认为,2014年外贸的表现不温不火,出口很难再扮演“稳增长”的主力军🤹🏼♂️,但也不会“拖后腿”🦹🏽♂️。还有专家认为,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随着宏观转型与结构调整🩷,对外贸易呈现规模增长、但增速放缓的态势也是必然。
四、11月CPI🧖🏽♀️,年内新低
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4%,涨幅为年内新低。此前各月的CPI数据也从未超过2.5%💵。即使随着天气变冷🧜🏿♂️,蔬菜的市场供给收紧,12月CPI环比继续下行的可能性较小,但实现全年通胀控制在3.5%以内的目标,已成定局。
此外,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5%😊👨✈️。今年🧚🏼♂️,PPI也没有扭转一直以来的负增长态势🧝🏿♂️,专家认为🏞,这是产能过剩与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走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CPI与PPI数据会否影响领导层对于明年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决策🧝🏻♂️?一些机构目前过度强调中国可能面临的通缩风险🫐,期盼货币政策上有宽松的可能。但另一些专家认为,CPI与PPI仍处在合理区间,更为重要的问题还是在调整中国经济的结构🤦🏽,宏调政策不应被一时的数据变化所绑架🥷🙎🏿。
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五、前三季度GDP增速,7.4%
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27日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
年初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在“新常态”背景下,整体来看🙇🏼♀️,中国经济2014年运行状态仍处在“合理区间”的范围之中。
虽然宏观调控目标的具体数字是在来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但按惯例,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高层就会确定这些目标❕。此前,外界普遍猜测2015年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会较今年的7.5%左右有所下调🧋。但不少专家认为,即便预期增长目标下调🙆,也仍是合理区间内的微调🐖,其目的是为了更积极地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