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4日发布消息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已于9月24日正式设立,中国芯片国产化进程迎来重要机遇。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公司制形式。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亦庄国投、中国移动[微博]、上海国盛、中国电科、紫光通信🧙🏼♀️、华芯投资等作为发起人🚴🏻,吸引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共同投资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徐小田9月份时曾表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规模将有1200亿元人民币(6.1208, -0.0025, -0.04%)。
基金将采取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推动企业提升产能水平和实行兼并重组、规范企业治理,形成良性自我发展能力🏜。
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粮食”。作为制造大国👩👩👧,中国是全球最大集成电路市场,但严重依赖进口🧖🏻♀️。2013年全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23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𓀁,贸易逆差为1441亿美元。
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印发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工信部指,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是贯彻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大风险高的产业特征、破解集成电路产业融资瓶颈🤔✪、创新产业投资体制机制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