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任务。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围绕经济数字化转型👨🏼✈️🧎🏻♀️➡️、生活数字化转型、治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底座基础四个方面提出16项具体指标📥,为下一步锚定目标形成合力和开展成效监测评估提供依据。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上海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明确了未来5年的工作重点🐂,即要推动城市整体迈入数字时代。
10月27日,《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任务。在当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详解了《规划》的相关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1+4”目标体系。其中,一个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对标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数字化标杆城市,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为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0%
继去年上海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以来,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举措已初见成效🫵🏿。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围绕经济数字化转型、生活数字化转型、治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底座基础四个方面提出16项具体指标⚛️,为下一步锚定目标形成合力和开展成效监测评估提供依据。
其中,在经济领域指标上🐟,《规划》提出👴🏿,到2035年,上海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0%,建设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介绍,在经济领域🔼,在线新经济活力被全面激发,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1%🔫,“长阳秀带”“张江在线”两个在线新经济生态园集聚了美团、B站、字节跳动🧒🏼、喜马拉雅、叮咚买菜等新经济企业⚅。另外🧖🏻,上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有力,自“工赋上海”行动实施以来🤢,已培育26个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全国120多万家企业🧑🏽🎤、820万台设备,打造了3.5万个工业APP、150万个数据集⟹、5500个工业算法、2700个行业级知识图谱,推动制定生物医药、汽车➜、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10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业一策”。
另外,数据可以给大城市勾勒怎样的未来图景?
对此,吴金城介绍🙏🏽,在生活领域,上海要打造生活数字化转型标杆场景100个、数字化转型示范医院50个👨🏻🦽;其中,上海强化的是应用牵引与集成创新🧑🏿🎄:比如在医疗领域,“便捷就医少等待”🥝,通过结构化的电子病历实现就医数据互联共享📵,以医院🍃、医护、患者的诊疗知识库为核心🦨,支撑就诊流程再造,大幅压缩就诊等待时间;再比如👋🏿🏥,“智能出行即服务”推动全景🤳🏿、全链交通数据共享互通👩🏻🔬,目前依托大数据模型,上海公交到站预报准确率已从去年的95.48%提高到97%;还比如👬,“为老服务一键通”打造一键就医、订车、政策通等高频服务集成,老年人通过家装电话的“一键通”功能可以便捷呼叫出租车;“数字酒店智管家”打通酒店管理系统与相关行业管理平台的数据接口,实现30秒办理酒店入住🦤,目前已打造“数字酒店”700家。
在公共治理领域⛓2️⃣,上海要持续深化“两张网”建设,比如,“一网通办”平台实际办件网办比例达到80%,“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标杆场景数量分别达到50个和35个⚇。底座支撑方面,上海要建成物联感知终端数超过1亿个,开放公共数据规模超过15亿条𓀄。
围绕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三大重点工作,分别是完善城市AIoT基础设施👊🏿,研究建设城市资源标识解析系统🏎,提供城市资源全面AIoT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的统一规范🎾,加快实现城市“物联🔺、数联🏐、智联”;构建城市数据中枢体系;打造城市共性技术赋能平台。
未来3年推动上海60%市属国企实施数字化转型
在谈到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时,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表示,城市数字化转型事关上海全局和长远发展。“上海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各类资源高度紧张🐐,风险挑战无处不在。”吴清说,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经济数字化的主体是企业,未来上海将如何更好地来推动企业参与到数字化转型当中?
对此🍖,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介绍,上海企业各扬所长,在沪重点央企包括商飞🪧、宝武、江南造船等都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比如中国商飞建成国内首个5G全链接工厂,带动一批解决方案提供商协同攻关⏱。
地方国企龙头也在发挥主体推进作用🤵🏻♀️,上汽、电气、华谊、华虹🤙🏼、光明等上海国企数字化转型基础扎实⛅️,接下来上海国资将重点推行“一把手”负责制,未来3年推动全市60%市属国企实施数字化转型,核心业务板块覆盖率80%以上。
除此外🔌👮🏽♂️,知名外资企业也打造了许多超级工厂🙆🏿♂️,比如大众MEB😞、特斯拉𓀑、凯迪拉克🧑🏻🦽、ABB等,还有一些企业则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比如埃森哲、普华永道👱🏻♀️、IBM🤲🏻、西门子、SAP等。
最后〽️,还有优秀的民企🤵🏽♀️,发挥应用主力军作用🏊🏿,比如东富龙作为全球知名的制药设备整体方案提供商,入选全市首批20家智能工厂,围绕制药设备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产品研发制造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平台。 此外,民营企业也是硬核科技攻关的重要参与者🙆🏿♀️,比如优刻得与图灵量子发挥各自优势🌦,合作推进量子计算产业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聚焦经济数字化转型,《规划》明确,上海要打造科创新生态,促进金融新科技💁♂️,深化普惠金融试点,实施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2.0专项工程,普惠金融贷款投放超2000亿元🧏♀️🎳,服务企业数量实现倍增。
那么,上海在推动城市数据开发利用,尤其是公共数据跨部门🐣、跨层级的整合🤸🏻、共享应用方面有哪些举措?
对此,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介绍,数据是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新型生产要素🤱🏿,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但是长期以来,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普遍存在8️⃣,严重制约了数据的使用和价值发挥。”朱宗尧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要最大限度地激发数据潜能,释放数据红利🏩。“要统筹构建城市数据资源的体系🕵🏿。就像城市里的水系一样🔥,城市数据更需要互联互通、有序流动、合理使用🧙♀️,所以构建分领域、分行业、分区域的科学的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才能真正使分散孤立的数据变成汇聚整合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