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下达的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较上年增加1900亿元🀄️、今年首批发行时间较2019年提前20天、1月份发行规模将超去年同期……近期📥,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是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接连传出新消息。专家指出👨🏻🦰,地方债发行节奏加快、力度加大,有助于强化逆周期调节,支撑基础设施投资,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进度较往年大幅提前
日前💇🏽♀️,财政部发布2019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地方债券发行43624亿元,全年发行任务顺利完成🛷,其中新增债券🏞、再融资债券、置换债券分别发行30561亿元、11484亿元🧞♀️、1579亿元🧑🏽🦱。新增债券中,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分别发行9074亿元、21487亿元。
进度加快🧑🏻🦳。5月底完成新增债券提前下达额度1.39万亿元,9月底前完成全年新增债券发行任务,10月底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基本全部拨付到项目,全部序时进度较往年大幅提前🕵️♂️。
渠道多元🧑🏽⚖️。在主要通过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面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基础上,2019年3月正式启动地方债券柜台发行工作,浙江🤥、广东等省区(市)先后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发行地方债券111.3亿元,个人和中小机构认购踊跃⏬,个人投资者占比约37%,投资者多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利率降低🦸🏼♀️。地方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47%🧑🏽💼🍸,同比降低42个基点👨🏻🚀;较国债收益率平均上浮27个基点,不同地区有所分化,个别地区与国债的利差超过60个基点。
期限延长。在保持3-10年中长期债券为主要品种的基础上🦶💆🏽♂️,15年💇🏽、20年、30年期等超长期限品种发行进一步增加💂🏼。地方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0.3年,同比增加4.1年🫥。其中🧖🏼♀️,10年期以上债券发行8105亿元,较2018年增加7579亿元。
流动性改善。地方债券现券交易量9.6万亿元,同比增加5.3万亿元🐘;换手率(现券交易量/托管总量)0.49倍,同比增加0.23倍;质押式回购规模18.9万亿元,同比增加2.94万亿元。
支撑基础设施投资
2020年💃🏻,地方债发行进度再度提前。1月2日🏄🏽,河南省🍼🕠、四川省率先发行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较2019年首批发行时间提前了20天👩🏻🍳。
额度方面⚄,财政部2019年底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较上年提前下达的8100亿元有所增加。目前🧑🏿🦰,包括河南、四川在内的多个省份已发行或准备在1月份发行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如河南省的519亿元、四川省的356.71亿元🚤🌦、山东省的716亿元♙👩👩👦,规模已超去年1月份发行的1411.67亿元🥡。
从投向来看,河南🧏♀️、四川两省此次发行的专项债涵盖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农林水利、交通和基础物流设施、乡村振兴、医院建设⛹🏼♂️、文化旅游💆🏿、学校建设、收费公路等;山东省即将发行的专项债券主要用于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市政建设、冷链物流七大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对本报记者分析,从发行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投向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等领域,更多聚焦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是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力度🧑🏼⚕️,有助于强化逆周期调节♾,支撑基础设施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既要发得快,也要用得好🤬。张连起认为,地方政府债券要处理好发行和使用的关系,做到三个“早”📍,即早发行🏄🏽♀️、早使用、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地方债发出来之后,要特别重视使用效果,尽快对经济形成有效拉动。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指出👂🏽,地方债发展过程中💜,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预算管理💆🏽♀️、限额管理、风险应急预警和处置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防风险也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要继续推进防风险工作🧏♂️,完善专项债管理、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推进地方债市场建设、推进信息公开和监督问责机制💙,开“前门”,堵“后门”✢。
2019年12月31日,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该平台通过定期公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以及经济财政状况、债务发行、存续期管理等信息,促进形成市场化融资自律机制。
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进一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2020年要强化监督问责,从严整治举债乱象🚴🏿,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