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各项经济数据陆续发布🥝,释放出经济稳健运行的信号。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9月份新闻发布会🧗♂️,就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总体来看📉,尽管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一直存在,但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没有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关部门还将继续从新发展理念出发,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6️⃣、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方面做够功课🧑🏻⚕️、用足政策🏂🏻,在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的同时,有力推动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多项数据传递积极信号
经济运行“稳”的特征更加明显😬。
在用电量方面➖,今年1—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物价方面,1—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同比上涨2.4%,猪肉保供稳价方案和措施产生了一定积极成效🕵🏻♀️;在消费方面,1—8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8%,占社会零售总额比重达19.4%🍿,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在就业方面,1—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84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的89.5%。
“稳就业是‘六稳’之首。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同时👩🦽,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就业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这些都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此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过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跟过去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处于结构升级和规模扩大的阶段🩳。与此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增长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增长🚫,营商环境在持续改善,前8个月日均新登记企业1.9万户左右🌄,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态势较好🥝、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从1—8月份的这些数据来看,宏观经济运行是符合预期的,而且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
“重大项目”助力稳增长
1—8月份😮,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2%🕒,比1—7月份加快了0.4个百分点❌🚘。8月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个🚴🏼🏎,总投资689亿元,主要集中在水利、能源等领域🤷♀️。
孟玮表示,加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支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下一步,为完成好今年铁路投资任务并为后续的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重大项目“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
“总之,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聚焦精准投资和有效投资💇🏽♂️,切实发挥好投资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孟玮说。
除了重大项目之外,更多能够促进“六稳”的措施也将陆续推出🪟。比如1️⃣🤹♀️,在东北地区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从企业和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在稳定能源价格上🧑🏼🚀,组织上游供气企业安全高负荷生产,调动煤制气企业生产积极性🙍🏽,全力保障用气需求;在稳就业方面,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力度🤸🏿,扩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覆盖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增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
更加注重企业家意见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在研究制定政策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不仅有助于提高涉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利于为中国经济实现“稳中有进”夯实微观基础。
据孟玮介绍,不久前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实施意见》👵,强调要通过听取意见🌔、畅通诉求🧔🏼♂️、处理反馈🔞、宣传解读🤦🏻♂️、执行监督💂🏼♂️、评估调整等全流程制度安排🧙♂️,让企业家全程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健全宏观和微观的传导机制,保证政策更接市场地气、更能精准落地😧。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创造条件促进广大企业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经济的细胞,企业经营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主管部门主动健全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的体制机制👲🏽,显然有助于提升政策制定的合理性、代表性、科学性🏊♂️,对经济管理机制而言是一次重大改变,对广大企业来说则是一项重大利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说🧓🏼,未来,随着这份意见的实施🤝,中国经济的微观活力将被进一步激发⇾,经济稳健运行的底气将会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