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时代国有企业,让国有企业“跟上时代”“在时代里”,以此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国有企业面临的重大抉择。
打造时代国有企业🚇,一是从生产关系视角推进,二是从生产力的视角推进🚶➡️。两者融合推进,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根本要求。基于“竞争中性”“所有制中立”理念,基于“生产力优先标准”,基于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要求,基于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思路。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国有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导向运行✌🏽👩🏿🦰。因此,从生产力的视角,按照时代特征要求重构现代国有企业成为客观必然🧈。
按照融合发展思想
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社会👨🏼⚕️🙅🏿,融合发展成为时代特征。例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实体经济和金融的融合👩❤️💋👩,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军民融合发展🤷,等等🕷。目前正在推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即“混改”,其实质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权方面的融合。今后,根据大融合🥁、广义融合的思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在更大范围👨🦳、更多方面实行深度融合。通过深度融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按此理念,除产权融合外,首当其冲的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产业融合。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宏观布局上,我们着重解决了国有经济整体“有进有退”问题,即国有经济的战略性布局;今后,在微观业务上,我们应该着重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有进有出”问题♈️,即国有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配置问题。
过去,产业就是产业(指一二三次产业)👼🏿。随着分工深化细化🤚🏽,部门成为产业,产品成为产业👻🏡,部件成为产业⚔️,区段成为产业,环节成为产业🧛🏻♀️。例如,组装、包装🙇🏽♂️、配送🏄🏼♂️、维修这些区段👩🏻🦲、环节成为产业,即小区段大产业🪈、小环节大产业。作为国有企业,其深化细化产业可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优势产业板块💁🏼♂️,二是非优势产业板块。对于优势产业板块,通过打造网络👩🏻🦳、平台,把全社会这一领域的产业板块集中过来,即将国有企业的优势产业板块为全社会所“共享”👁🗨;对于非优势产业板块🏌🏼♂️,通过打造网络、平台😋,向全社会这一领域的最佳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实现“众包”⁉️,国有企业以此利用全社会范围的最优资源寻求发展。这里,如果国有企业内部产业进、出和民营企业内部产业出、进深度配置成功🔬,可将两者产业融为一体,由此可以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样✋🏿,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合发展,即从产权融合进一步拓展到了产业融合。
按照共享经济思想
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时代,共享经济成为时代特征。即:从过去以追求所有权为核心的经济体系🆎,转向现在以追求使用权为核心的经济体系。以汽车为例,追求所有权的成本可概括为“四高”🏦:购置成本很高👉🏿、使用成本很高、闲置成本很高、机会成本很高🧛♂️;而追求使用权的成本可概括为“三零一低”🧑🏭:购置成本为零🫰🏻、使用成本很低(碎片化支付)、闲置成本为零、机会成本为零🏇🏼。总之,共享经济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开放😯、协同,旨在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共享经济,从共享生产到共享消费,从共享有形产品到共享无形产品🎛。包括:共享物品🦊、共享出行😀🔅、共享服务、共享空间、共享医疗、共享教育、共享时间、共享组织👃🏻。总之,可谓共享一切🫷🏿。
这里,特别提出“共享组织”问题。当前🏌🏻♀️,组织资源成为国有企业最大闲置资源👩🏼⚖️。尤其是职能部门,诸如战略规划部🪒、投资融资部、财务会计部、人力资源部、教育培训部🧑🏿🦲、审计监察部等,作为国有企业的最大资源集中之地,不仅大量闲置浪费💃🏼👵🏼,甚至产生内耗。以人力资源部为例,搞得好了,某一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可为全社会提供服务🦈👮🏿♂️;搞得不好,全社会都是某一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无论全社会“共享”或是全社会“众包”,都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其他职能部门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同业务部门获取收益一样🛷,职能部门通过公司化、市场化、平台化、网络化同样可以获取收益。比较而言,国有企业的职能部门比业务部门在某种程度上更具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突出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社会共享”是其关键所在。
按照价值共创思想
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社会👩🏿🍼,价值共创成为时代特征。过去🚑,倡导顾客概念🫳🏻,顾客是企业的购买者、消费者⏰,处于企业外部,企业与顾客间是一次性的交易关系🔹;现在,倡导用户概念,用户是企业的合作者✅🎟、生产者,进入企业内部,企业与用户间是连续性的交互关系。国内领航企业,已将企业用户一体化,内部外部一体化,包括:创新来自用户、资金来自用户🫸🏽、制作来自用户、销售来自用户、定价来自用户🏄♀️、管理来自用户、薪酬来自用户、思想来自用户🧘🏽♂️。目前看来,用户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融入企业,其融入程度可有三种:用户参与企业🔸、用户引导企业、用户主导企业,最终形成企业🧮、用户价值共创🙂↕️。
企业、用户价值共创,实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部分社会化”🈷️。在实践中👀,还产生了企业🧙🏼♂️、社会价值共创👨🏻🎓,即把大量社会创客变为企业在线员工,由此实现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完全社会化”。例如海尔,一方面把在职员工变为企业创客,人人成为创客👶🏽;另一方面把社会创客变为在线员工,或称U盘式员工,即需即插,即插即用。
目前看来,国有企业大多还处在“单价值创造”阶段,即单纯依赖企业员工创造企业价值。今后,一是转向“双价值创造”阶段,即不仅依赖员工而且依赖用户,实现企业、用户价值共创🤦🏻⚖️;二是转向“多价值创造”阶段👷🏿♂️,即把“社会创客”同样纳入国有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之中,由此实现国有企业价值创造的“完全社会化”,最终将国有企业改造成为“思想众智🧑🏻🎄、资金众筹、业务众包、企业众创”,以此跟上时代发展、引领时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