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BD国际金融圆桌会昨日召开⚅,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会上致辞表示,资本市场在拓宽投融资渠道、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助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在经济增速换挡期🫡,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形成一套投资方与融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对于金融创新🎹,姜洋提出,应当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正确处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做到趋利避害💆🏼♀️、规范发展。
姜洋表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转型升级加快,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但我国新兴产业总规模还比较小,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急需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创新,来释放经济增长新动力。
他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服务于新旧动能转换是金融业义不容辞的使命。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实体企业回报率下降,风险上升🧘🏽,传统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动力也随之下降🧙♂️。而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形成一套投资方与融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具有很好的风险识别和风险代偿功能。在拓宽投融资渠道、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助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等方面🍗🦧,资本市场也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
权威统计显示,近三年,我国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占A股净利润的比重上升了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1125家战略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延续了高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25%。
姜洋指出👼🏽,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金融产品、组织🕵🏻♂️、制度和技术创新🧑🏼🍳,可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如果金融创新脱离了实体经济内在需要,规避监管,盲目扩张,大搞资金体内循环和“脱实向虚”,则容易引发金融风险🧞♂️,反过来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
“对于金融创新👳🏼♂️,我们应当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正确处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做到趋利避害、规范发展🍣。”他具体提出了三点工作思路🥃:
首先,金融创新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积极鼓励那些有利于加强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金融创新,支持公司治理规范💁♂️、发展前景广阔的金融科技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
其次,应督促证券基金期货等行业机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扭转不顾风险过度追求规模和利润的倾向,使投资银行真正成为连接实体企业和投资者的纽带⚇,让期货公司真正为实体企业安排生产经营发挥引导作用,坚决防止“脱实向虚”🎄👨🏿🚒、“以钱炒钱”👮🏽🧑🏻🎓。
再者🌵🎲,应当大力推进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坚决纠正那些严重脱离实体经济需要的伪创新🖕🏻,坚决打击以创新为名义冲撞法律底线的行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此外,姜洋介绍🐑,近年来证监会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把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放在经济金融全局来谋划和推进,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基础性功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效率提升。
他着重提到了稳步发展股权融资、拓展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覆盖面,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数量、质量协调发展等四项工作。
权威统计显示,去年初至今年7月底🤣,A股市场累计实现各类股权融资约3.6万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1.1万家,今年前7个月融资金额达到752亿元;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超过2万家🧚🏻♀️。同期,全市场并购重组交易额达3.38万亿元,基于产业整合的并购重组超过70%。
去年以来,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额超过5.4万亿元😇。今年前7个月,股债结合产品发行759亿元🧜🏽,同比增长194 %🪀;资产证券化业务累计融资41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