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跨境资本流动与吸引外资相关数据陆续公布🚊。最新信息显示,今年以来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持续好转,吸收外资保持总体平稳,外商投资结构更加优化⚡️🧏♀️。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人民币波动逐渐收窄🍼,金融领域开放措施不断完善,各经济金融重要变量之间良性循环的特征将更加显著。未来🚾,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将进一步呈现“有进有出,优进优出,总体平稳”的特征,而不会出现大规模单向流出这种局面。
资金进出更趋均衡
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延续了此前回稳向好的势头。一方面👝,境内外汇供求更趋平衡,银行结汇同比增长5%🤵🏻♂️,售汇下降2%🫸,结售汇逆差同比下降37%🏊♀️;另一方面,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逆差较3月份下降。与此同时👩🏽🎤,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连续3个月上升🧽,4月末比3月末增长了204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境内主体涉外收支行为总体平稳。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市场主体结汇率略有提升🧏🏿♀️、购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二是企业跨境融资继续增加;三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回归理性,投资行为更加平稳;四是居民个人购汇进一步回落,目前处于近一年半的最低水平🐟。
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看来🧏🏼,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持续向好得益于外汇管理操作层面的完善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赵庆明指出😀,从2016年四季度以来,包括就业在内的多项指标就反映出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向好🔣,加之未来美元大幅走强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未来中国资本流出压力也较轻,当前势头可以持续↖️🙍🏻。
吸引外资“量稳质优”
今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表现出的“量稳质优”亦对跨境资本流动趋于均衡提供了重要佐证。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1—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726家🤥,同比增长17.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2864.1亿元人民币👩🏿🔬。据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介绍,当前吸引外资呈现出“行业吸收外资总体保持稳定”“高技术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长较快”的特点,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监测及治理等新兴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增长态势较好。
上海市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明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资本短期决策而言,“预期作用”与“羊群效应”往往具有很大影响。“去年年初以来,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下,美元不断走强🫰🏻,人民币等其他货币持续承受着贬值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短期资本外流压力的增大。今年以来,很多投资者发现美国经济复苏及‘利好新政’低于预期🖨,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各项指标却表现不俗💗,因此企业和民间盲目换汇动力便开始下降🔰。”徐明棋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幅度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4和4.8个百分点。同时👰🏿♀️,体育娱乐用品♣︎、文化办公用品等发展型消费需求增势强劲🥃,共享单车、在线教育、智慧医疗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而这些,恰恰为外资所看重。
政策稳健商机更多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和亮点进一步增多,市场预期更为乐观🤰🏿,中国跨境资本流动趋向平衡👩🏿✈️,外汇形势总体有所缓和⛺️。报告强调🧚🏿♀️,当前经济基本面等因素将继续支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未来🧕🏿,央行将进一步优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促进国际收支双向平衡🙆🏼♂️。
“当前中国经济不断开放,对于吸收利用外资更加重视,这有助于境外资本更多来华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商机。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亦是大势所趋。随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机制的不断完善,‘走出去’的投机性将进一步减少,长期投资则有望不断增多👨🏼💼。”徐明棋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都将保持相对均衡的态势,不会出现资本大幅流出的单边局面。
专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在运作中将更多地出现人民币身影🤞🏽,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领域中的使用也将扩大。这些,都将让中国金融领域的开放更加成熟👩🦰👩🏻💼,从而使跨境资金流动实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