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资产证券化启动 打破项目“落地”困局

来源于:中国经济网 日期:2017-01-14 浏览🍩:2425

 

进入2017年,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之路终于破冰。

1月9日🪵,发改委👳🏽、证监会和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等多个机构召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座谈会,这标志着以PPP项目资产作为标的,以PPP项目公司作为SPV( 特殊目的实体)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正式开闸,并为今年2月第一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落地进行预热🫲🪆。

此前,发改委和证监会曾发文要求各省级发改委于2017年2月17日前上报1~3个首批拟进行证券化融资的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

对此,彩神ll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与公共咨询事业部总监周良仪认为,PPP项目落地签约前的“上半场”重点是社会资本选择🔮,“下半场”将是项目融资和资金风控🔉,此次PPP资产证券化政策的开闸,将有效解决PPP项目的落地难问题👩🏻‍🔬。

相关预测显示,2017年落地PPP项目累计计划总投资将达4.2万亿元,落地开工规模达1.4万亿元。

 

规范条件力争提升流动性

一直以来,PPP项目的资产流动性成为社会资本决定是否进入该领域的重要桎梏。

据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统计,财政部前两批示范项目中,签约的社会资本共119家(含28个联合体参与项目)🏖,其中国企65家,民企43家👨‍🦯,混合所有制和外企共11家。

在119个签约项目中📢,民营企业所占比例为36%。

周良仪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原因一是由于PPP项目的初期投资较大,运营初期至中期单凭收益权获得的付费和补贴,社会资本投资回收期长🤵🏻‍♀️;二是考虑到PPP项目的公益性要求🦧,项目公司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运营,账面现金能够通过股利分配回流到社会资本的比例较低🪵💄。

为了保障项目收益预期,2016年12月26日,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适合资产证券化的PPP应具备的四项条件,并提出要通过优化政策和监管来积极支持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根据《通知》要求,PPP项目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前提条件“需正常运营2年以上并已产生持续、稳定现金流”的项目方可实施。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认为,这些要求为社会资本方提前回收投资创造条件,而且可能为社会资本方赚取差价,从而提高资金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件也对社会资本的退出路径进行了明确的说明,目前社会资本退出路径包括到期退出、中途转让🕡、上市退出等。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后,明确了社会资本的退出方式,扫清了社会资本“进得来,退不出”的问题🧙🏻‍♀️。

作为一种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免不了面对资金成本上的激烈竞争🚴🏼‍♂️。当前的PPP项目融资成本相对比较低,很多可以获得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可能暂时没有明显优势🤾🏼。再通过证券化的分层、增信后,对金融市场多样性的主体吸引力有限。我国目前已发行的收费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产品共计137个,发行规模1409.28亿元。交通运输、电力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广泛应用领域,产品平均利率为5.66%𓀁。

周良仪表示,将PPP项目的收益权资产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增加资产流动性🌄🕴,及时将资产通过金融市场变现🧑‍🤝‍🧑,是PPP社会投资人的迫切需要。

不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2016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披露♠︎,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整体流动性依然偏弱:2016年中债登托管的信贷ABS,现券结算量为1435.28亿元,同比增长2.64倍,换手率为24.93%,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但是相比于2016年债券市场187.87%的整体换手率仍然非常低。

考虑到PPP项目存续大多在10年以上,而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的ABS项目中基础资产资产证券化的期限大多在5年以内,市场对于超长期产品的反馈仍是未知数。

 

法规难题仍待解决

现实中,公共部门投资成为托底中国经济的最重要的力量◽️。 但是随着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土地出让金锐减以及43号文约束地方政府举债🏌🏼,地方政府自身财力已无力支撑基建投资庞大的资金需求👨‍💼。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地方基建融资的瓶颈🧑‍🌾,成为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民生证券研究员朱振鑫表示,“用PPP实际带来的固定资本形成额占2016年名义GDP的1.1% ,如果考虑到PPP对相关产业链及消费的带动,其间接作用还要大得多🐄。”

现阶段大部分PPP项目落地时间在2015年年末及2016年💏,所以金融机构现阶段更多是遴选未来的ABS优质项目。

“资产证券化实质还是依靠PPP项目自身的现金流。在项目前期🔤,虽然按照财务模型可以测算PPP项目的未来现金流👎🏿🆙,但是在运营期内,项目公司如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公共服务或者面临政府信用风险,则可能会导致项目现金流的波动🧑🏽‍💼,甚至项目终止,这样就可能会造成PPP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人的损失🏋🏽。” 彩神ll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与公共咨询事业部总监吴赟说。

在PPP资产证券化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PPP项目收益进行证券化将面临项目收益权和运营管理权分割的问题。

当前在政策及相关法律层面尚未对此问题有妥善处理的方案☀️👿,且当前在PPP实施方案也对这个问题较少涉及。若项目在运营期出现社会投资人责任追求时,将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证券化后更是会放大此种风险的影响力◻️。

周良仪认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中🫡,初步认为运营管理权和收益权将发生分离🧑🏻‍🏫。由于项目公益性、运营管理能力存在较高的专业能力要求🏃🏻‍➡️,政府方一般会通过PPP合同和绩效考核方法,对此进行专门的设定和要求。

“但是由于收益权紧密依赖于经营权,PPP项目的特殊性质使得其经营权无法转让,会产生收益权项目中的真实出售及破产隔离的问题🚶🏻‍♀️‍➡️。”券商分析师表示🙅🏻。

在周良仪看来,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后👴,项目的运营管理权和一部分收益权仍将保留在项目公司(SPV公司),剩余的收益权将主要流向机构投资者🤵🏻‍♀️。

事实上,由于运营管理权和收益权的分离,机构投资者出于安全的考虑,也会要求较高的外部信用增级。

吴赟认为♝,除社会资本方提供信用增级外,政府方也需要就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进行安排设置。政府方应根据PPP合同中双方权利设定,对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后的受让主体的专业能力🍏🔧、资金能力等提出要求🚕,做好风险控制和服务价格质量监管等工作,以保证资产证券化后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彩神ll专业提供:彩神ll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彩神ll欢迎您。
彩神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