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末冬报道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对2016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认为,2016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机构整体稳健🤘🏿,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不断完善,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报告指出🟪,2016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达经济体面临一系列政治、经济挑战👩🍳🩺,新兴市场经济体有所企稳,但仍面临调整与转型压力➞。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速保持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国际收支总体平衡🧒🏽,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企业效益有所好转,就业形势保持稳定,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平稳较快增长🅱️,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
报告认为,2016年我国金融业运行总体稳健。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保持增长,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日趋提升🙆🏻♀️,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持续推进,银行业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趋缓🍞,信用风险总体可控🕊🫄🏽。证券期货业市场主体稳健发展🧝🏼,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保险业总体呈现较快发展态势,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保费收入快速增长,改革深入推进,服务社会能力增强🏊🏻♂️。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参与主体进一步丰富,市场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对外开放取得显著进展。总的看🧛🏼♂️,在全面推进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我国经济基本面保持了中高速增长、较低的通货膨胀和基本平衡的国际收支并行不悖的良好发展态势,金融业在持续推进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作为金融业骨干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比较高,金融管理部门可动用的工具和手段多👫。有信心和底气、有能力和办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报告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𓀊、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基本稳定📯,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推动金融机构切实承担起风险管理责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运行规则,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强化金融监管协调🔛🧑🏻🎨,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推动建立更为规范的资产管理产品标准规制🧎♀️,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强大合力,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与评估🥢,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功能,探索金融机构风险市场化处置机制🐗,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