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7%👱🏿,相比5月上升了0.5个百分点,为年内次高。另外,6月份,非制造业PMI为54.9%,高于5月0.4个百分点,连续上升了两个月🧑⚖️。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景气度均维持高位,业内对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信心普遍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底部已基本建立🏋🏿♀️。
经济企稳向好态势显现
“4月一系列经济指标的下降,使各方面难以判断经济增速回调是否触底🎗,而5月份多项数据虽然趋稳,但对经济增长企稳的信心仍不足,6月制造业PMI以及非制造业PMI数据出炉后🌀,各方面对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信心明显增强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立群认为🧦,从国内投资情况来看,投资由降转稳的条件基本已具备,包括房地产投资由过去增速大幅下滑转为增速回稳,基础设施投资开始进入新的活跃时期,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带动大宗商品销售形势好转、制造业效益改善🕦,多项因素使制造业投资迎来恢复的态势🐭🧑🏽🎤。可以说🦸🏼♂️,国内需求走稳的态势已经从投资方面表现出来了。出口增速也改变了从2010年以后持续下降的情况,今年出口实现正增长的概率较高🫐👩🏻🦯➡️。
另外,从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调整,包括广东腾笼换鸟📎🔨、江浙机器换人◻️😣,以及煤炭、钢铁、有色🌯、石化等重化工业的兼并重组、技术创新等可以看出,一系列向好因素正在不断积聚,工业企业效益也逐渐转好,结合6月PMI指数来看🧕🏻,中国经济已初步进入中高速平稳增长的轨道,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主要PMI分项指标多见回升
从官方制造业PMI的主要分项指数看,也多见回升🧖♀️。张立群表示,一是订单类指数🥉,包括新订单、出口订单都有所提高,这表明国内外市场需求仍在恢复之中🧎🏻➡️;二是生产指数也在提高,预示着6月份工业增长水平较5月份而言可能有所提高🛍;三是企业销售相关情况🔎,比如出厂价格指数止跌回升、产品库存水平下降表明销售形势较好🚠;四是从生产准备相关情况来看🦹🏽♂️,例如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等也在提高,说明企业生产准备活动比较活跃。
“从以上相关指数可以看出国内外市场需求仍在恢复。从制造业来看,未来应该是一个稳中趋升的态势。”张立群表示🏌🏻♂️。
此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也表示,6月制造业运行有四个特点🧷。首先,供需增速加快,市场环境逐步改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4.4和53.1,环比均上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进一步好转👷🏽♀️。
其次,国内外需求回暖,进出口继续回稳向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2和51.2🛖,均连续八个月位于临界点及以上,且为年内高点。
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供给质量提升🧛🏽♀️。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进一步走高至53和53.6。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景气度较高。
最后⚆,企业采购意愿增强🏊🏼♂️,价格指数有所回升。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回落后止跌回升,6月为49.1,比5月回升1.5个百分点。
不过,赵庆河认为,尽管PMI整体回升🛗,但一些传统行业生产经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调查显示,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PMI连续位于临界点以下,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下半年经济走势或保持稳定向好
然而🕕,这些因素并不影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业内人士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将达到6.8%左右。下半年经济走势继续保持稳定向好。
近期国内外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IMF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6.7%🐂,而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等在内的机构则纷纷上调二季度GDP增长预期至6.8%。
与制造业PMI上升趋势一致,6月非制造业PMI也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至54.9%👶🏼,创下年内次高水平,非制造业延续稳中有升的扩张态势💂🏼。张立群表示,这说明整个服务业发展态势较好🥁。与“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势头活跃👱🏿,对整个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趋向增强。此外,与建筑业相关的服务业表现也进一步向好🙆🏽♂️,说明城镇化推进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也在服务业发展方面表现出来。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现代服务业活跃的可持续性较高🎴,整个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朗。
“未来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指数走势大体趋向平稳,会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之上🧜🏼🏏,不会出现持续回落的情况。”张立群预计,未来经济增长将以“稳”为基本特点,将维持在6.5%—7.5%的中高速增长区间内🦚。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供给质量以及绿色清洁发展水平都将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