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调整下,一些主业颓靡的国企和上市公司正迫切寻找新的“猎物”💆🏼♂️,与此同时👩👩👧👦,在“Pre-IPO时代”结束之后🎳🧏🏿♀️,PE也正在面临一场难以通过IPO退出的煎熬。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上述需求正在对接,手握巨额现金的传统行业国企和上市公司,正在用其充足的“弹药”,通过并购的方式,不断狙击PE甩下的“包袱”,而这些所谓的“包袱”所处的行业,很多却恰恰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
巧妙“对接” PE咸鱼翻身赚得盆满钵满
截至8月23日停牌,江苏宏宝在借壳重组的刺激下连续出现11个涨停板🏊🏿,上演了一场财富神话。曾因折戟IPO而欲退无门8家PE如今赚得盆满钵满🧜🏿♂️🎠,账面浮盈超过7.6亿元。
江苏宏宝8月9日发布的重组草案显示💇🏼👱♂️,公司拟以拥有的全部资产和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长城集团等61位交易方拥有的长城影视100%股份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差额部分由江苏宏宝以5.55元/股,向长城集团等61位交易方发行3.41亿股购买👨🦽。同时🧚🏿♀️,江苏宏宝拟以不低于9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555.56万股,募集不超过5亿元配套资金。
重组草案显示👷🏿😺,长城影视背后潜伏了许多强势创投机构。龙马科技于2010年10月15日以每1元出资额对应价格1元入股长城影视👵🏿,投资19.75万元。如山创投、横店控股𓀙、士兰创投3家机构,于2010年10月21日以每1元出资额对应价格6.905元入股,分别投资10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赛伯乐晨星、惠风投资、蓝山投资、菲林投资4家机构👳🏼,于2011年2月21日以每1元出资额对应价格15元入股,分别投资2991.42万元⛩、997.14万元🧑🏼🚒、997.14万元和715.15万元💱。
以上8家机构共计投入7720.6万元。若重组完成后,它们将合计持有长城影视4900.68万股👼🏻,以8月23日的17.18元计算💡,其市值高达8.42亿元👩💼,账面浮盈约7.65亿元。
从去年以来,先后有浙报传媒、博瑞传播、大唐电信、华谊兄弟、天舟文化等上市公司参与收购网络游戏公司,上述5家公司重组公告公布以来至8月27日🐕🦺,股价累计上涨了20%—94%,潜伏在被收购企业中的PE也大获其利。比如📦,大唐电信6月26日公布拟以16.99亿元的对价收购广州要玩娱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此次交易65%的对价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35%的对价以现金支付,该笔投资溢价约15倍🎑。持有“要玩娱乐”公司股权的浙江弘帆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广州世宝投资合伙企业👩🏿🚒、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等三家投资机构借机逐步退出。
争抢项目 国企“买家”炙手可热
除了上市公司,一些大型国企也是积极的热门“买家”🍌。美国人Peter所在的咨询机构最近正与一家大型知名国企集团展开合作🧑🏽🦳,为其提供架构重组⌚️、业务分拆、股权融资等方面的咨询和投行服务。由于主业身处传统行业,该集团希望培育出新的产业,一是加速旗下子公司的发展;二是尽快培养出1-2家上市公司,这两家公司均有一定规模(6-7亿元年收入💨,6000万-7000万元利润)⏏️,业务发展很快🔳。
在确保国有资产增值的前提下,Peter为其设计了一项计划,让该集团决定放弃对这两家企业的控股权,即增资扩股后集团对这两家企业的股权从目前的100%稀释为30%⛹🏿。引入充足资金后,企业可以顺利实施其海内外扩张计划,年增长率从目前的10%左右可以升至25%-30%。
Peter说🪆,“交易完成后,表面上看集团所持股权比例降低,但从实际收益计算,集团的资产和账面收益都有大幅提升🙆🏻♀️👆,并且2-3年后就有机会成为两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
事实上,该知名国企集团的举动今年以来正在成为一场风潮,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加速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企和上市公司在成为“卖家”的同时,也成为炙手可热的“买家”。一方面🧑🧑🧒,不少处于传统行业的大国企主业颓靡🌳,看不到成长的空间;另一方面👩🦯,这些大国企手握巨额“弹药”🙋🏿♂️,又有畅通的融资渠道🩳。比如📩,身处传统产业的传媒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并购案例多达30起,尤其是一些出版集团🤔,迫切希望通过收购网游👩🏿🎓、手游等概念公司以完成业务升级转型。
深圳一知名创投机构人士表示,“最近每天上班时间都会接到一些机构问你们项目卖不卖,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打听到我们手头持有的项目🈲,从开出的价钱来看,还算不错🍩🧚♀️,尤其是一些国字头的背景的公司🕵🏽♀️👃🏿。”
这一点在国资委相关人士释放的信息也得到印证,此前国资委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国企改制中应积极引入民间投资🕸🕺🏿,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曾表示*️⃣,包括其他部委有关文件🥷🏿,实际上都释放了企业改革的信号,最主要的是鼓励国企和民企的双向并购重组。深圳创投公会秘书长王守仁评价说,“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全面改革为收购兼并提供了机会🧑🏿💻。”
“甩卖”项目 PE无奈“傍大款”
从PE的角度看,“甩卖”手中的项目更多是一种被动的选项🤗。
此前的五年中,中国PE市场属于“Pre-IPO时代”🔨,九鼎投资合伙人蔡蕾对此总结说🙅🏽♂️,这个时代有三大特征,就是“高、富👨🏼🏭、帅”。所谓高🚬,就是项目投资收益高,有些机构众多项目动辄收益5倍、10倍💿,内部收益率甚至达到100%;所谓富,就是过去二三十年,大量质地优良的企业被挡在了证券市场大门之外🥤,如果以Pre-IPO模式去投资企业🕋,可谓遍地黄金;所谓帅,就是这个年代产生了大量机构🦑,都以短平快的方式投资和退出,1-2年,慢一点的2-3年便能够退出。
但这一切都已结束,蔡蕾认为,“目前中国PE‘后Pre-IPO时代’,这个时代具有大特点:高度定制化👴🏻、机构惯例化、PE急速整合化👩👩👦👦。”蔡蕾认为,未来股权投资将重归高度定制化🥦,周期更长,盈利趋于社会资本平均水平;PE/VC机构将回归惯例化,正如欧美市场几十年演变🤦🏻♂️,最终呈现两类机构,一类搞并购,一类搞VC𓀗,中国未来也将如此🪮。
对于通过并购市场退出,澳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熊刚对此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项目我们给它一轮融资、两轮融资,但是第三年的时间还没有找到盈利点,也没有现金流的停滞点,就只有选择退出了🥣,就是我们退出的原则。”
倒逼的行业整合,这并不是坏事🤹🏿♀️,东方赛富董事长刘俊宏表示🕧,目前并购相对于上市公司来讲这是它最好的时机🗓,相对以往🏋🏽♀️,很多企业目前融资的渠道非常窄🎽,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宽了。而上市公司给予的溢价空间比较强📤。
事实上🌹,并购退出已成为PE的首选项,投中集团执行总裁金建华指出,今年上半年并购退出达到了去年全年70%左右ℹ️,整个并购领域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多♉️,同时PE二级市场随之而起,尤其是PE的股份转让🙇🏽♀️。
热点投资加大力度 积极推动经济升级
从PE的实际作用看,欧美的经验表明🏋🏼♀️,创投往往能推动经济升级转型👨🏿🎓。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肖冰认为🏭,“推动中国经济产业升级,实际上能起到推动作用的,肯定是这些创投机构,以及我们投资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
事实上,尽管目前经济形势不佳🪝,一些创投机构仍然在加大投资力度,达泰资本合伙人秦志勇表示👨🦽,“虽然整个经济形势也不太明朗📥,前景应该还是比较严峻的,但是对我们看好的领域还是会持续加大力度寻找好的投资机会”。在具体投资方向上,秦志勇表示,看好消费服务业,一类是卖产品的🤝,一类是为企业服务的😑🙌🏻。在未来发展的潜力上🙋🏿♀️👩🏽🚒,这个行业还是非常广阔的。
数据显示,从创投机构投资行业分布来看,互联网在历年均保持行业第一的水平,2013年上半年投资行业中最引人关注的依然是互联网行业🤸🏿,共发生68起投资,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获得投资金额共计4.51亿美元💴。获投案例数据第二🫁、三位的分别是电信及增值业务行业🚘、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获投案例数分别为50起和42起🎟。
此前👈🏿,2013年初,清科研究中心曾对市场上活跃的创投机构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生物医疗🦩、清洁技术、消费、先进制造业🍳、新农业等老牌热门行业依旧是众多投资机构的关注焦点,有50.0%以上的机构将其作为热点投资方向,而生物医疗成为VC/PE关注行业重中之重。实际上,前述创投青睐的行业正是未来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
663笔VC/PE投资潜伏拟IPO企业
统计显示,目前排队申请境内上市的企业共计获得663笔VC/PE投资。从清科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来看,漫长的IPO空窗期对已经投资待上市企业的基金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一位券商人士称,很多企业都计划用IPO募集的资金去启动一些项目🗒,如果IPO迟迟未能重启🕢,必然对其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也影响到VC/PE机构的投资退出。
拟上市公司获663笔VC/PE投资
WIND数据显示,目前共有633笔VC/PE资金投入到排队申请境内上市的企业当中👩🏿🦳。互联网零售、软件与服务行业获得的支持最多🤷♀️,投资的VC/PE达145笔。其中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集团、京东商城🧛、凡客等。
另外,投资信息咨询与其它服务、应用软件👨🏻🧑🦲、房地产开发、通信设备、生物科技等行业的VC/PE较多,分别有44、25、23、16、15笔🫸🏽。
在投资到IPO排队企业的VC/PE机构当中👬🏼,深创投🪖、IDG资本、红杉中国、优势资本是最活跃的机构🤵🏻,分别投资了47、14、14和11笔资金。
数据显示🪴,从VC/PE总体的投资规模来看,去年下半年至今延续了下降的趋势👩🏽🔧。
2013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共新募集基金51只🫱🏼,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本量为16.22亿美元。新募基金数同比下降64.3%,环比下降53.2%;新增资本量同比下降87.9%,环比下降67.1%🔬👨🏽⚕️,募资总量跌至近五年谷底🦤。
今年上半年共有70只可投资于境内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其中披露金额的64支基金共计募集62.02亿美元🦹♂️,同比下降56.0%,环比下降44.7%,募资市场整体未有较大起色🛬。
并购成主要退出方式
一家投资机构北京地区首席代表认为,投资机构运作的项目上市之后,从项目中得到的钱也不是机构的,而是投资人的。因此,在IPO暂停期间,机构压力不大🌩🦘,有合同做保障🧬,能维持正常运作👆🏼,比较着急的应该是投资人。
另外,一位券商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企业可能事先计划IPO成功之后会启动一些项目🤳🪸,IPO暂停可能影响到先前签订的合同🧞♂️🕵🏽♂️,对企业运营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企业可能会改变计划,这也影响到相关的投资机构的投资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3日,2013年撤销IPO申请企业为166家👩🏼🏭🤙🏽,其中VC/PE机构支持的企业为63家。
研究报告显示🕵🏼♂️👶🏼,并购退出在2013年上半年首次成为创投主要退出方式🧑🏻🦼,共有13笔并购退出,占比35.2%👹。其次是股权转让退出🏌️♂️,共9笔。2013年上半年🙍🏿♂️,仅有2家VC支持的企业在海外上市退出,共涉及7笔VC。此外,上半年还有5笔管理层收购退出,3笔回购退出➰,另有1笔退出未披露具体的退出方式🩶。
报告表示⛹️♀️,考虑到当前IPO萎靡的现状,VC机构正逐步寻求多样化的退出方式,以并购和股权转让为代表的退出方式也成为机构退出的重要选择🦽。
PE的情况也类似,今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中的退出活跃度受境内IPO空窗影响较去年有较大降幅🛞,共发生退出案例35笔,涉及企业31家。从退出方式来看,并购退出占据主要地位,35笔退出中包括并购退出14笔,境外IPO退出6笔,股权转让退出6笔,管理层收购和回购各4笔。其中境外IPO的上市地点为香港主板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平均账面回报倍数仅为1.64倍。
并购持续升温 VC/PE逐步走向成熟
中国并购市场正在继续升温,并购案例持续增加,从具体行业看,也体现了多个积极的宏观经济信号。分析人士认为,面对退出渠道的日渐狭窄,并购退出的方式愈发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为了上市而上市”的资本运作现象得到抑制♨️,市场整体投资理念逐步走向成熟。
并购交易数量上升
据统计,今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02起并购交易,环比上升59.4%🤮🎍。其中披露金额的有86起👮🏼♂️,交易总金额约为30.50亿美元🤘🏿,平均每起案例资金规模约3,546.23万美元。与6月相比,7月中国市场并购交易总金额增加13.0%;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8.4%。
具体来看,7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02起并购交易🦍👩🏿🍳,案例数环比大幅增加✂️,本月并购数目增多的主要原因是顺风光电并购青海及新疆的太阳能发电项目,顺风光电本月共并购16个公司之多💆♀️。其中😈,国内并购91起,占并购案例总数的89.2%🪡,披露金额案例81起👮♀️,披露金额17.59亿美元🤖🤳,占比57.7%;海外并购8起,占比7.8%👩🏽🦳,4起案例披露金额🏌🏻,披露金额9.35亿美元,占比30.6%;外资并购3起,占比3.0%,1起案例披露金额,披露金额约3.56亿美元🫷🏻。本月交易金额最大的案例是中信证券以8.42亿美元再次收购里昂证券80.1%股权👐🏿,收购完成后📑,里昂证券成为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但由于因监管原因,本次收购不包括台湾业务🏐,该部分业务将在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旗下继续经营。
从行业来看🌺☹️,7月完成的并购案例主要分布在能源及矿产、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清洁技术🩴、房地产、金融、连锁及零售等20个一级行业🦌。从并购案例数量上看🧔🏿♂️,能源及矿产行业名列第一,共完成14起案例,占案例总数的13.7%,其中顺风光电在新疆📋🌍、青海并购16个太阳能发电公司,对行业数目贡献很大。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并列第二,完成11起案例👨🏽🏭,分别占比10.7%;清洁技术排第四位,完成10起案例🙋🏼♂️,占比9.8%👩🏻✈️。
从披露的并购案例总额来看,金融行业居首,披露金额的案例6起,披露金额为9.59亿美元🧜🏿🪕,占披露案例总金额的31.5%。食品饮料行业位居第二,披露金额的案例2起🐷🛹,披露金额为5.37亿美元,占披露案例总金额的17.6%。房地产行业位居第三,披露金额的案例是7起💇🏽♂️,披露金额为3.67亿美元,占披露案例总金额的12.0%🐫🛤。
VC/PE逐步走向成熟
2007年至2012年,中外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本总量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达30.1%,2012年创投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本总量是2007年的3.15倍。2009年以前,外币基金是中国VC/PE市场的主要角色✮,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可投资本存量在2008年迎来了跨越式增长💁。但随着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外币基金的募资速度减缓🔜,最终导致2009年PE可投资本量增速急剧下滑。2009年以后,受益于人民币基金的迅速发展,境内LP成为主要的募资来源,VC/PE可投资本量迎来了连续两年的快速增长。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VC/PE募资市场整体遇冷🧑🧒🧒,LP投资谨慎,2012年募资大幅下滑,导致2012年可投资本量的增长幅度成为2010年以来的低点。
目前👵,我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市场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VC/PE机构受到募资渠道继续收紧😶🌫️、IPO遭遇残酷“零封”🙇🏽♀️、大环境继续疲软等诸多困难的考验。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在经历了“全民PE”的野蛮生长阶段后,VC/PE机构也开始冷静对待投资🏃🏻♀️➡️,不再一味追求Pre-IPO的短期收益🧮🤫,而是去仔细斟酌优质项目🖥,在真正帮助企业成长的同时获得投资收益。同时,面对退出渠道的日渐狭窄,并购退出的方式愈发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为了上市而上市”的资本运作现象得到抑制。
总体而言,VC/PE投资向早期化转变,投资周期向饱满化发展,市场整体投资理念逐步走向成熟。另外,在政策环境方面,随着未来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监管主体和模式的进一步明确🥌,我国VC/PE行业将在市场约束、行业自律和适度监管的体系中走向更加健康的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