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据悉,目前PPP相关条例初稿已完成,财政部正加快推动出台。PPP资产证券化方面近期也将出台新规,进一步规范并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好对接PPP项目🤛。业内专家指出🧑💼,目前✍️,PPP项目正加速落地,PPP资产证券化驶入快车道,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信息公开及信息披露已成当务之急👶🏽🎮。随着政策不断完善和监管加强🫶🏿👨🏻💼,2017年将迎PPP落地高峰期,对年内经济将持续形成支撑。
PPP市场现八特点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入库PPP项目已达12287个😭🍁,项目总投资额14.6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项目共计1729个,项目总投资额2.9万亿元,落地率34.5%🫰🏼🩴。
“目前PPP统一大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日前在“中国PPP良好实践”国际研讨会暨中央财经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治理研究院”成立大会上表示,PPP大市场目前呈现出八大特点🏘。一是覆盖领域广。PPP模式目前已覆盖能源⏺、交通运输💅🏽、政府基础设施等19个主要经济社会领域🤌🏿🧈。二是绿色低碳和社会类项目受到重视。在入库项目中🧑🏻🦽➡️,绿色低碳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分别占58.7%、40.5%🧏🏼🛼。三是中西部地区进展更快🫰🏻🫸🏽。中部6省和西部12省入库项目7699个🤦🏽💎,投资额8.5万亿元😫🧷,分别占总数的69%和63%⚅;四是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明显🏓。政府付费项目和政府市场混合付费入库项目投资额8.9万亿元❤️,两类项目占比达66%,财政资金的整合撬动和花钱促改革的作用越来越大。五是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升。六是项目加速落地🙆🏻♀️,民营资本参与的空间很大🤲🏽。从财政部的示范项目来说,民营企业是稳步上升的🛕,相关执行阶段项目投资额达2.9万亿元🤛🏽🅱️。七是催生公共服务供给新业态🤷🏻♂️💊。八是示范项目的“灯塔”作用显著。
焦小平指出🧑🏼🌾,2017年,要在污水和垃圾两个行业强制应用PPP模式❓,对其他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有现金流🖕🏼、具备运营条件的项目,强制实施PPP模式识别论证,鼓励尝试运用PPP模式🍝,把改革推向深入👩🏿🍼。
纠正“假PPP”歪风
随着PPP落地提速,其中所暴露的问题也愈发引人关注。
“必须制止以PPP进行政府兜底的融资。”焦小平指出,目前各种打着PPP旗号搞固定回报、明股实债、回购安排等变相融资,社会资本不参与运营或缺少绩效考核变相搞BT项目等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市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防范风险是当前很重要的任务,下一步创新和风险要并重🥩🧏🏼♀️,在立法和制度体系方面💞,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以市场规则来制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表示,PPP绝对不是一种融资行为🧝🏻♀️,既不是政府向社会资本融资,也不能理解成社会资本向政府融资,不是互相套钱的概念,它是一种联合投资,风险要共担🧑🏼🏫;第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必须是一种平等的合作,绝不是单方面的投资行为。
联合国副秘书长、UNESCAP执行秘书Shamshad Akhtar指出,PPP的推进过程中有三个领域需要关注。首先,政府须建立完善的立法环境,通过PPP相关政策制度建设✊,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其次,要不断优化完善PPP项目筛选方式🤭,并为其提供优先支持。第三,PPP推进过程中要提升治理水平,坚持透明原则👨🏽🚒,促进良性竞争,实现“物有所值”📝📫。
傅俊元指出,目前PPP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几个问题需要重视,一是政府履约能力要加强;二是信贷政策还不是很明确;三是恶性竞争导致项目收益偏低;四是融资渠道太单一;五是经营年限限制;六是财政支出限制。他认为👩🏻🎓,要加快PPP立法,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社会资本的意见🕵🏻♂️,并进一步拓宽PPP项目的融资渠道。
对此💆♀️,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近日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坚持“守底线”、“防风险”的原则📑,对存在固定回报🚶🏻、兜底回购等不规范操作行为的PPP项目予以清理整改和监督问责🏊,逐步纠正“假PPP”的歪风,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推动PPP健康发展6️⃣。
加强信息披露
作为推动PPP项目加速落地的重要方式之一,PPP资产证券化已驶入快车道。
继3月10日首批四单PPP资产证券化项目落地之后,近日🧗♂️🤵🏽♀️,第二批8个资产证券化PPP项目推荐清单出炉,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向中国证监会推荐。
多位专家认为,加强PPP信息公开和信息披露已是当务之急😙。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业务创新部主任徐光表示🦵🏼,前期协会组织银行间参与主体研究探讨怎么能够更好把银行间市场的资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好对接PPP项目,如果能够在信息披露方面做进一步的公开机制跟进,那么下一步银行间市场推动PPP项目的落地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前期已在一些债券票据、项目收益类债券及资产支持的票据有一些试点,今年下半年会有更多项目的落地,要把信息披露的工作做深做实,同时利用好更多的银行间市场的资源,推动项目的实施落地。
“2017年是整个PPP和金融市场创新的一个元年✣。”中信证券资产证券化业务线联席主管刘炜敏表示,今年一季度完成的首批PPP证券化尝试,主要是以构建投资人需求为导向的PPP披露体系🤞🏼。对于PPP的信息披露,一是希望建立多层次信息披露体系;二是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要应有效结合👨🏼🎨,建议区分信息的投资决策功能和信息的发布功能🌿。三是对于带有预测性的PPP信息建议是进行审慎性的披露,对于关键性投资预测的信息建议是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合理监管🧚🏿♂️。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