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由于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依旧乏力,不确定性有所增强🔷,因此海内外各界都高度关注习近平此访👈🏿。专家指出🚣🏼,当前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对全球带动作用明显减弱,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又尚未形成递补,这让稳中有进的中国经济显得格外珍贵。在此背景下,显著的增长贡献、扎实的改革措施、共赢的合作理念,都有助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征程上发挥“指南针”作用。
增长稳健添信心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航线上,中国也有望发挥“指南针”般的作用。
这种底气,首先源于中国经济自身的稳健增长与实际贡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按照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1979—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2%提高到9.3%🧑;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15年中国占世界经济比重已达14.8%。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望位居首位。根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中🤸♂️、美、日三个经济体增长对2016年世界增长的贡献率将分别为41.3%、16.3%、1.4%,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最大引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2016年三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已开始展现恢复增长的势头,宏观经济指标表现很好,GDP数据连续几个季度保持6.7%的增长。由于增长的基数越来越大🧜✍️,所以增长的势头实际上有所增强。在徐洪才看来,尽管2017年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但会是充满希望的一年🙅🏼♂️,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亦大有可为。
聚焦共赢促合作
上海市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权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经济同样需要中国方案。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还是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共赢”都是中国方案最鲜明的特征👩🏽💻。
“必须看到💹,当前世界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反全球化的声音👌🏻,这正是因为上一轮全球化让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却受损。在此背景下👩🏽🏫,中国方案聚焦‘共赢’,一方面直面全球化存在的失衡问题,有助于其纠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新一轮全球化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行👓,打破要素流动阻碍,促进国际及区域经济合作。”权衡说🧎🏻➡️。
事实上🙅🏿♂️,正是“共赢”理念让人们对中国产生了更多期待🤵🏼。丹麦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洋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治理面临诸多难题,中国将扮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桥梁的角色🤜🏻,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认为🙇🏼,中国已成为在地缘政治和经济领域都拥有强大力量的国家。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担当了全球经济“火车头”的角色🏋️,履行着“应势而为、勇于担当”的职责。施瓦布说,在应对“逆全球化”方面🖕🏻,中国的声音非常重要。
扎实改革攒后劲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中国很多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在快速发展。在深圳,2016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在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接近30%。在浙江🖐🏽、山东等多个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亦突破万亿元大关🤸🏼。从湖南的轨道交通装备,到江西的航空装备🧑🦯➡️🟦,再到吉林的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面对冲击有定力🫄🏻,扎实改革后劲足。专家指出,面对世界经济疲软带来的冲击,中国并没有采取“强刺激”措施🤷,而是着眼于根本性👩🏻🦲、结构性问题进行改革,这对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意义深远💻。
权衡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经济体始终在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的既有框架下徘徊,但效果并不显著。相比之下🏆🤸,中国保持了较好的节奏和定力𓀆,率先启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去一降一补’🙍🏿。这不仅将为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积蓄力量,亦将为世界经济走出结构性困局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经验,发挥‘指南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