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晚间🔧,随着保利地产发布半年业绩公告🪭,“招保万金”四大典型房企半年报全部披露。万得资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发布中报的房企达101家🌳,其营业收入总额5228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7%。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营业收入有所增加,但房企资金杠杆也大幅提高,资产负债率达65.68%,负债总额高达3.74万亿元🤽🏻。
业内人士警示,疯狂抢购致地价高涨,杠杆高企,未来风险重重。房企已过于激进,一旦未来房价涨幅放缓,高地价的压力将集中爆发。
疯狂销售猛增创纪录
2016年上半年👩🦯,房企销售收入创新高🥚。据中原地产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2016年前7个月,30家上市房企销售额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大涨72.2%,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其中,新城控股🏋🏿♂️、旭辉地产、景瑞地产、碧桂园、首开地产🧑🏿🎤、中国金茂前7月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100%。新城同比增长142%,完成年度目标84%✊🏻,景瑞同比增长149%,完成年度目标79%,碧桂园同比增长143%,完成目标68%🤗,旭辉同比增长174%👨🦰,完成目标74%🚰🏂🏿,首开则是同比增长164%🙅🏽♀️,完成年度目标116%。
而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房企有4家,分别为万科🧖🏻♀️、恒大、碧桂园和保利地产🧛🏼♀️,销售金额依次为2175.1亿元、1848亿元😳、1494.2亿元和1227.71亿元。在此背景下👩🏼⚖️,恒大将其年度销售目标由此前的2000亿元上调至3000亿元。
此外💆🏽♂️,在600亿元至800亿元的销售目标阵营里,融创中国、金地集团和龙湖地产前7个月销售额同比增幅均超过80%🤰🏽。
事实上🔚,在高速增长的销售下,存货周转率也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房企存货周转率平均0.76次✮,其2015年同期仅为0.18次🫏😆。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销售额大幅增长,但房企的利润却不尽如人意。以“招保万金”四大房企为例🎞,销售额高达近2000亿元的万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5亿元🎨,保利利润49.6亿元,招商38.52亿元,金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7.78亿元。
在此背景下,万得资讯数据显示🧚🏼♀️,已发布半年报的101家房企,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28亿元,较2015年同期大幅增长37%🧕🏻,利润总额680亿元,较2015年同期的522亿元大幅增长30%。但其净利润仅为484亿元👩🏻🦯。
分化 优胜劣汰更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房企业绩大幅增加的同时,也有部分房企仍面临着亏损局面⛹🏼♀️🔖。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钟彬表示,受宏观经济影响,房企面临去库存压力,优胜劣汰机制愈加明显。房地产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百强房企卖了全国近一半的房子,各梯队房企销售金额集中度均出现大幅提升,百强房企销售金额集中度已接近50%⛺️。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已发布中报的101家房企中,有19家房企净利润仍为负。这意味着🫵🏿,在整体市场向好的背景下,仍有超18%的房企处于亏损状态。
其中🏊♀️,渝开发👳🏼♀️、绿景控股等10家房企亏损超过千万元😵💫👡,3家亏损超亿元,1家超过10亿元。分别是沙河股份亏损1036万元,天房发展亏损1553万元,荣丰控股亏损2180万元,渝开发、绿景控股、中国高科分别亏损2278万元💪🏿、2291万元👮、2358万元,海航创新、新光圆成、天地源、京汉股份分别亏损2645万元🦴👩🏼、3879万元、5994万元与7703万元。而阳光股份🤷🏽、云南城投、天津松江亏损上亿元⤵️,分别为1.13亿元、3.6亿元、5.21亿元🌀,嘉凯城亏损高达10.67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从预增与预亏的房企数据看,上半年不同净利润规模层级的房企数量保持不变🏋🏻,但平均增速明显分化🍀。在行业盈利空间收窄的背景下🤴,净利润规模超过100亿元的房企均值为209.67亿元,同比增长率均值为18.47%;一部分净利润规模在10亿元至50亿元区间的中型房企,在本轮市场结构性回暖中获益匪浅🤹,该区间房企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值达11.92%,其中部分企业净利润增速甚至达60%至90%;而净利润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区间的房企均值为75.71亿元🤷🏼♀️,同比增长0.70%,该区间房企受市场布局或产品结构单一影响👨🏼🦲,净利润增长缓慢。
“房企业绩分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其布局的差异。”国信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董德志表示,居民住房需求三五年内相对稳定👩🏽🦳,目前销售高增长意味着对未来需求的透支;由于我国住房需求转移单边性的特点🧑🏼🏫,一线城市居民一般不会去二线城市买房,二线一般不会去三线买房,目前二线城市房地产销售的火爆意味着大量的三、四线城市需求被转移。综上,三🍬、四线城市居民需求被严重透支和转移,且供给层面今年库存面积不会有明显下降🫰,这意味着未来房地产去库存的压力会更加艰难。
万科半年报中也指出,上半年城市间仍然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化🤷🏽♂️🫅🏼。主要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大幅上升,而供应增长有限,商品住房库存量快速下降。但此前土地供应较多😰、人口增长较慢甚至负增长的城市♋️,库存压力仍然较大,情况并没有根本好转。
风险 负债高企引担忧
2016年🐛,在销售额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房企加速囤地🥭。截至8月24日⚃,年内抢地最积极的14家房企拿地超过200亿,合计拿地为4093亿,整体看,相比2015年同期的1864亿上涨了120%。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融创拿地总额高达478.6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3.13亿元🤱🏼,大幅增长554%。绿地拿地总额348亿元🙅🏼♂️,较去年同期也增长55%。融信更是改变其去年同期一幅未拿的情况,拿地总额达到345亿元。此外🦪,碧桂园、恒大、万科👩🚒、保利拿地资金也纷纷超过300亿元。
而在房企激进拿地的背后🗒,地方土地收入也大幅增加。全国卖地最多的50大城市出现了卖地面积未涨🤶🫲🏼,土地成交额却爆发的现象。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50大城市合计成交土地建筑面积为69489万平方米,相比2015年同期的69461万平方米基本持平🏬。但土地出让金则出现了爆发,截至当日,50大城市土地出让金累计达到了1.39万亿元🧑💻,相比2015年同期的9342.8亿元👨🏽🎨,上涨幅度达到了49.22%😇。
对此⇒,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资产荒的背景下🧔🏼♀️🤛🏻,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而在资金的支持下,房企加大杠杆使用力度。
实际上,房企资产负债率大幅提升。例如嘉凯城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3.55%,较上年84.64%大幅提高8.91个百分点。天津松江资产负债率也高达90%🤾🏽♀️,较上年增长6.6个百分点。此外,包括万科、华夏幸福等18家房企资产负债率高达80%以上。
从净资产负债率也就是产权比率来看🏨,房企数据更是高得惊人。鲁商置业、嘉凯城净资产负债率高达1400%✬。
广发证券分析师乐嘉栋表示🆗,从整个上半年情况来看🔉,货币流动性持续宽松💠,而整个市场缺乏可投的优质资产,地产行业成为吸收流动性的重要载体。
“但进入下半年,成交端的逐步下滑,会抑制房企的开发投资🫳🏽,房企的融资活动或将逐步降温😒。”乐嘉栋认为,未来房企将面临的风险一方面是资产端的资金抑制带来资金紧缩🎪,另一方面则是当前货币环境下居民杠杆利用水平较高,开发商未来回款将受流动性影响较大。
同时,政府监管也在收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8月份武汉已经有22家房企因为违规销售被房管局扣分,列入不良信用记录。
张大伟也指出,房企已过于激进,一旦未来房价涨幅放缓,资金压力将集中爆发🦡。例如融创478.69亿元拿地总额已占其销售总额81%,而融信方面,其拿地总额345.39亿元🧑🏽🔬,更是其销售额132.2亿元的261.3%。